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洞見臺灣」標籤的文章

《讓自由台灣成為壯麗的國家

《讓自由台灣成為壯麗的國家》 ——蔡英文總統就職演講 我,蔡英文,自由台灣的女兒,秉持天道,受主權者託付,就職中華民國總統,榮膺台灣國家元首之位——在民主之邦,民意即天道,民心即主權者的意志。 二〇一六年,台灣人民又一次以主權者的意志,通過自由而公正的選舉,作出重大的命運抉擇。 此刻,佇立於時代之巔,站在自由台灣命運的轉折點,接受生命之源太陽的祝福,我向蒼天和大地誓言:“必以大公無私之心,鞠躬盡瘁之意,忠誠履行總統天職;爲讓自由台灣成為壯麗的國家,爲讓台灣公民成為令人尊敬的世界公民,而殫精竭慮,竭盡所能。” 是的,請歷史記住我的總統誓言——“讓自由台灣成為壯麗的國家,讓台灣公民成為受尊敬的世界公民。” 我以此爲誓,只因為這句誓言是迴響在當代台灣人民心底裡的對國格和尊嚴的呼喚。 台灣翠青,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處四面通衢,八方來風之要。雖為海島,在精神價值上卻有煌煌大國之浩蕩雄風,燁燁宏邦之朝日神韻——十五億人的華文世界裡,自由台灣是唯一的民主聖地;全球範圍內,民主台灣屬於最自由的國家之列。 作為自由台灣的總統,榮耀和責任同樣沉重。我願把台灣人民賜與的榮耀,虔誠地供奉在心靈間,並用我的意志、智慧、勇氣和辛勞,承擔起重如東亞第一高峰玉山的國家責任。 台灣的民主轉型通過“寧靜革命”式的歷史進程已經基本實現,但是,台灣的正義轉型卻遠未完成。 如果說民主轉型意味著政治體制的變革,正義轉型就意味著重建社會價值觀念,即重建國魂的變革。得不到正義轉型的祝福,政治體制變革的民主成果,將逐步淪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無魂之形;威權專制借屍還魂就具有現實的可能性。 我願申明,自由台灣不相信仇恨;轉型正義在任何意義上都不是以復仇爲目的。通過對威權專制時期反人類罪行的深刻反思,分清歷史是非,自由民主理念和制度才會找到堅實的價值基石;通過對白色恐怖下鐵窗冷月的苦痛、被迫流亡的悲愁和血濺刑場的慘劇,作真誠的思想祭奠,才可能永遠拒絕罪惡的輪迴。 我相信寬恕是一種美德。不過,以正義轉型之名,對威權專制下的罪錯實施正義的法律和道德審判,然後再進行寬恕,才可能實現台灣社會的歷史性和解;未經正義的審判就事先寬恕,不僅不表述美德,而且只意味著放縱犯罪。 我心中深藏著一個願望:以正義轉型爲契機,撫平歷史的傷痕,用自由民主的精神價值,融化台灣族群間政治觀念...

台灣四大皆空,比全球股災更嚴重....

   到 6 月中下旬,紅貨來襲又成熱門話題。由於大陸內需緊縮,過剩產能正向全世界傾銷,導致台灣不只外銷,連內需市場也受波及。       例如中鋼今年上半年營業額比去年同期衰退 16 %。由於大陸鋼品傾銷台灣,讓今年台灣市場鋼價平均每噸跌了近 1 / 4 。大陸鋼品也傾銷越南,導致中鋼在越南產能只開一半,大陸出口到越南的成品,比中鋼原料還便宜。       台灣鋼鐵業的困境還包括今年 6 月 30 日起,大陸完全取消鋼鐵業「來料加工」、出口全程免關稅優惠,使得兩岸鋼鐵業完全失去互補了。       從 6 月下旬,《遠見》記者們就開始投入本期封面故事的採訪。當時,大陸與台灣的股市雖處跌勢,但尚未發生人民幣暴跌、美國道瓊指數暴跌千點的全球股災。到了 8 月底,就像滾雪球般,全球從國際到台灣,均面臨類 2008 金融危機再現一般。衰退恐慌再起。       因為投入台灣經濟情勢的深入研究,讓我們看到了,其實台灣內部問題比國際問題還更嚴峻。因為國際情勢是全世界共同的,景氣總有循環。但台灣自己的問題,才是更影響台灣長遠發展的隱憂。但顯然台灣已空轉多年,情勢毫無好轉的跡象。       若從各種指標來看,台灣可說已陷入四大皆空。       第一空是投資收手。不管是政府、民間或外資,均對台灣投資緊縮。例如愈向民粹靠攏的政府,一年總預算花 5000 多億做福利,卻不到 2000 億做建設,未來台灣的成長動能靠什麼? 大咖紛紛外逃出走       第二空是出口銳減。由於台灣出口長期依賴大陸(占四成),但當大陸紅色供應鏈崛起,連大陸自己人在內地都打成一團,台灣半成品免稅出口大陸的好日子,也就一去不復返了。       第三空是台灣民間消費也遲滯了。 第四空,因過多資金在台灣找不到投資...

外幣NCD交割 集保推線上服務

2015-09-01 03:14:05 經濟日報 記者王淑以/台北報導 http://udn.com/news/story/7239/1157822-%E5%A4%96%E5%B9%A3NCD%E4%BA%A4%E5%89%B2-%E9%9B%86%E4%BF%9D%E6%8E%A8%E7%B7%9A%E4%B8%8A%E6%9C%8D%E5%8B%99 集保結算所配合中央銀行政策,並在央行及金管會督導下,自昨(31)日起推出外幣可轉讓定期存單(簡稱外幣NCD)發行、次級結算交割及到期線上兌償等服務,提供新金融商品安全、高效率的服務。 配合中央銀行建構銀行發行外幣NCD機制,集保結算所自去年第4季起,即參與規劃建構外幣NCD市場,開發系統提供相關結算交割服務,並持續與發行銀行、票券商及清算交割銀行等共同推動發展該項新金融商品,今年5月相關市場運作確認之後,集保結算所在短短三個月時間完成資訊系統開發及測試演練等事宜,並順利在昨日上線實施。 上線當日計有台銀、彰銀、兆豐、台企銀、渣打、玉山與中信銀等七家本國銀行,及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與交通銀行等三家陸銀台北分行,十家發行銀行共發行34檔外幣NCD,天期介於七至274天不等,金額共計22.85億美元及人民幣28.5億元。 其中,第一檔由中國銀行台北分行發行人民幣6億元拔得頭籌,並經台銀首次買入,中國銀行台北分行同時囊括當日發行量最大銀行,共發行8.5億美元及人民幣11.5億元。 集保結算所董事長丁克華表示,集保結算所已分別於2004年及2006年提供新台幣票券及債券DVP機制, 目前每日結算金額 新台幣3,300億元 ,為國內重要有價證券結算交割系統。今年7月28日又與財金公司外幣結算平台連線,擴大建置跨領域、跨國境結算交割基礎設施,這次外幣NCD服務是架構在該基礎設施上提供服務。 國際保管機構 EUROCLEAR 表示,即日起該機構參加人可透過 EUROCLEAR ,參與投資台灣外幣NCD,因此這次服務對象也拓展至境外投資人。 EUROCLEAR  https://www.euroclear.com/en.html 丁克華指出,提供外幣NCD的集保結算交割相關服務,對國內金融市場發展提供值得信賴、安全及有效率的保管交割服務,不僅可增加銀行貨幣市場運用工具,以...

人民幣還會貶 瑞銀:亞幣未來幾個月將進一步貶2-5%

近期全球經濟振盪,加上中國人民銀行的政策調整,瑞士銀行下調包括新台幣、韓元、星幣、泰銖等在內的大部分亞太貨幣的預測值,平均而言,預計這些貨幣兌美元在未來幾個月內將進一步貶值2-5%。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外匯分析師陳得能(Teck Leng Tan)及瑞銀分析師Dominic Schneide針對亞太貨幣提出「人民幣貶值驅使區域內貨幣重新定位」報告。在報告中指出,中國人民銀行在8月把以美元為中心的匯率機制轉為更加市場化,意外引導人民幣兌美元貶值,動機很可能與近幾周大陸疲軟的經濟數據、人民幣在貿易加權基礎上持續走強和10月份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評估相關。 報告中指出,中國人民銀行採用更為市場化的匯率機制可以增加IMF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一籃子貨幣的機會,也能避免經濟受到人民幣進一步升值的影響並緩解通縮壓力。 瑞銀並認為,中國人民銀行的政策轉變為人民幣帶來進一步貶值的空間,預計在未來3至6個月和12個月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將分別升至6.5和6.6。由於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調整機制更加靈活,疲軟的大陸經濟數據或是普遍走強的美元將讓中國人民銀行有機會引導人民幣繼續貶值。 不過,瑞銀表示,人民幣的貶值不太可能陷入無序狀態。中國人民銀行已表明人民幣將貶值「10%」的市場傳言是「無稽之談」並明確表示匯率機制變革是目前改革工作的一部分,並不是為了促進出口。中國人民銀行也向市場保證,人民幣沒有進一步貶值的基礎,大陸同時具備穩定人民幣匯率所需的充足外匯存底、貿易順差和穩健的金融體系。 瑞銀認為,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未來升值空間可能以兩階段呈現,首先是人民幣在貿易加權基礎上貶值,隨後會與其他貨幣走勢更加同步。因此,預計人民幣指數將以12個月移動平均進行正常化,使得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穩定在6.6左右。但是,如果美元出現新一輪全面升勢,人民幣兌美元很難不與其他貨幣同步走貶,甚至是跌破目前的預測水準。 亞洲貨幣(除日本之外)也將頓失重心。瑞銀表示,人民幣打破與美元之間的連結,對於亞太貨幣有著直接的負面影響。大陸經濟規模達到11兆美元,占亞太區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高達44%,其巨大的影響力讓其他貨幣很難不跟進貶值。 此外,亞太區國家對大陸有著大量出口,而這些國家在歐美的低端出口市場又面臨區域內相互競爭,地區內的各國央行不太可能阻止其貨幣兌...

全球進入空頭 台股跟著跳水!!!

  不到4個月,已暴跌2200多點的台股,似無法止跌,因為全球股災已來臨!在美股道瓊指數21日也跌破年線之下,財金文化董事長謝金河昨表示,美國股市一旦出現暴跌,將會引發全球股市賣壓,已一路暴跌的台股下修空間恐跟著加大。   謝金河:金融災難來了 謝金河(見右圖,本報資料照片)表示,近期下跌不是單一事件,從油價連40美元都守不住即可看出中國經濟一定不佳,而中國原物料價格大跌導致全球新興市場出現危機,加上全球實體經濟的實際情況,出乎意料的差,全球金融市場一定會有重大災難,全球將進入空頭市場。   台股領跌 下修無限大 謝金河說,以台股而言因已領先國際股市下挫,將會是全球最慘地區,未來非常險惡,指數下降空間無限大。 華南投顧董事長 儲祥生說,雖然因大陸經濟數據不好導致近期全球股市不佳,但大陸經濟並沒那麼糟,只不過這位模範生以前考99分,現在考90分而已,美國股價反應應該只是短期。 儘管如此,台股暴跌卻是不爭事實,光是8月指數就已修正逾10%,每位投資人自4月高點來平均損失超過60萬元,且這似乎只是序幕。謝金河批評台股「氣若游絲」,就是受到證所稅影響,在過去3年本國投資人跑的跑、死的死,只剩外資在撐,如果外資接下來賣壓沉重,指數下探空間將無限大。   金管會:將推更強措施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表示,儘管歐美股都跌,但現在要說是系統性風險還太早,須進一步觀察。曾銘宗表示,台股與美股有一定程度連動,在美歐股大跌下,台灣勢必受影響。倘若國內外經濟情勢更糟,金管會不排除這周推出更新措施救市。 http://www.msn.com/zh-tw/money/topstories/%e5%85%a8%e7%90%83%e9%80%b2%e5%85%a5%e7%a9%ba%e9%a0%ad-%e5%8f%b0%e8%82%a1%e8%b7%9f%e8%91%97%e8%b7%b3%e6%b0%b4/ar-BBm0dac?ocid=mailsignoutmd

哪國銀行曝險最高

編譯余曉惠/彭博資訊  24  日電  file:///Users/ariele/Desktop/photo.php.jpeg 圖/經濟日報提供  哪國銀行曝險最高  西、英、台部位最高 新興市場跌跌不休,想知道哪個國家最不堪一擊嗎?西班牙、英國和台灣的銀行業最令人擔心。 中國本月稍早引導人民幣貶值,導致從俄羅斯到哥倫比亞在內的許多國家股匯市都一片慘綠。這波賣壓一部分反映出, 投資人極度擔心,開發中國家的企業和政府是否有能力支應 近年來快速膨脹的債務。 讓我們觀察,各國銀行在過去一個月貨幣大幅貶值國家的曝險部位有多少。國際清算銀行(BIS)統計,截至 3 月為止, 各國銀行的跨國曝險部位(含貸款和衍生性商品)共逾 4 兆 美元。 假使貸款違約、虧損加重,會再次引爆金融危機嗎?答案很難說。如果虧損普遍蔓延到無法承受打擊的投資人身上,應不至於引爆危機;但如果虧損集中在資金不足的大銀行身上, 情況就棘手了。 想瞭解弱點何在,不妨觀察哪國銀行業在新興市場的曝險部位最高。根據BIS的資料,以美元計,英國銀行的曝險金額 最多,約 8,950 億美元。 不過若以曝險部位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率來看,西 班牙最高,逼近 45%,接著是英國,介於 30%至 35%。台灣 排第三,大約 20%。 2008 年金融危機爆發後,全球主管機關要求銀行業自行提列更多準備金,希望在大環境不佳時提供緩衝。如果新興市場危機惡化,我們或許就能得知這筆資金是否充足無虞。

人民幣重貶 台幣要貶去哪?

人民幣重貶   台幣要貶去哪? 中國人行無預警終結長達十年的人民幣升值,結果台幣變成僅次於人民幣,貶幅最大的亞洲貨幣。這代表什麼?全球貨幣戰會開打嗎? 八月十一日清晨,大陸央行——中國人民銀行無預警宣布調整每日匯率中間價的定價機制,納入前一日市場匯價。 人民幣指標價應聲重貶近一.九%,創下史上最大貶幅,終結自二○○五年起長達十年的升值行情,全球股匯市應聲重挫。台灣央行總裁彭淮南放手讓台幣兌美元貶破三十二元關卡。 短短四日,人民幣兌美元已貶值近三%,一向走穩定路線的台幣,更一反常態成為貶幅第二大的亞幣。(見表一) 「十二A」總裁到底打什麼算盤?人民幣鳴槍,全球貨幣戰會開打嗎? 人民幣不會持續貶值 觀察人行的言行舉止。 從大貶值當天,派出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受訪,明示人民幣只是一次性調整,去除人行每日公布的中間價與市場預估價的落差。到十三日,派出副行長兼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罕見地召開「吹風會」,一個半小時非正式記者會,讓媒體問到飽。 人行想以正視聽:人民幣沒有持續貶值的基礎,中國也不想成為引爆貨幣戰爭的禍首。「說人民幣要貶值一○%刺激出口,還說是官方意圖,完全是無稽之談,」易綱用語強烈。 吹風會上,人行行長助理張曉慧指出,當前不存在人民幣匯率持續貶值的基礎。她甚至點出數字,市價與中間價的誤差大約累積了三%左右。 這個數字剛好就是四天人民幣兌美元匯價的貶值幅度。十四日,人民幣已止貶回升。 「匯改後,盡快穩定住匯率,應當是決策者最急於實現的目標,」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指出,「為了實現人民幣今年納入 SDR (特別提款權)的目標,新匯改勢在必行,並且需要盡快推出,以便向 IMF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現出積極合作的態度。這應當是新匯改此時推出的最主要原因。」 IMF 對中國大陸此次匯改,大表肯定。 為何選在十一日發動匯改?人行對外的解釋是,七月份因為股災,人行為了救市,印了不少鈔票。人民幣供給量年增率比六月高出一.五個百分點。人民幣印多了,市場覺得人民幣變得不值錢,貶值壓力變大了。換言之,人民幣大貶是救市惹的禍。 三菱東京日聯銀行首席金融市場分析師李劉陽指出,目前人民幣兌美元六.四的價位,應是短期的均衡匯價。「中國企業欠了大量美元的債務,中國政府允許人民幣大幅貶值的可...

謝金河:新台幣35元拭目以待

經濟大浪將至 恐慌飆 謝金河:新台幣35元拭目以待 黑色星期五席捲全球 美股暴跌530點,恐慌指數飆升創史上最大單週升幅 民報陳文蔚/綜合報導  2015-08-22 13:08 擔憂中國經濟疲弱影響全球經濟,恐慌情緒蔓延,不但台股在21日跌破10年線,凌晨收盤的美國道瓊工業指數更暴跌530.94點,不但蘋果公司股價大跌6%,素有恐慌指數的VIX指數也飆升46.65%,導致單週暴升120%,創下史上最大單週升幅。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今日即公開表示,美股一旦跌破年線爬不起來,全球恐將引爆股災,現在看起來真的不妙,下週輪到亞洲市場,而台灣股匯雙跌,情況嚴峻,新台幣是否貶至35元值得拭目以待! 週五全球股市猶如吃了瀉藥般,從亞洲股市一路跌到歐美股市,日韓與中港台股市全數重挫,台股更跌破10年線7791點支撐,收在7786點,新台幣也重貶1.89角,已經貶至32.876元,而隨後開盤的歐美股市更是災情慘重。中國閃電放貶人民幣,引發新興市場賣壓,已經造成全球股市市值蒸發超過3.3兆美元,至今仍持續發酵著。 這場從人民幣急貶所展開的全球股災,在中國週五公布製造業PMI(採購經理人指數)後,情況更加嚴重,投資人擔憂原油價格的下跌、中國經濟與股市的動盪,以及全球經濟不振等因素,恐慌氣氛在美股蔓延,美國道瓊工業指數一開盤便大跌超過百點,且跌幅不斷擴大,包括多檔重要成分股受傷慘重,其中蘋果公司、波音、Nike等股價幾乎呈跳水狀,終場道瓊工業指數大跌530.94點,是4年來單日最大跌幅,單週則大跌超過千點,也是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以來最慘。而S&P 500指數也重挫3.19%,為半年來首度跌破2000點關卡,那斯達克指數同樣大跌3.652%。 科技股指標蘋果自從傳出銷售量不佳消息之後,股價欲振乏力,收盤更暴跌6%之多,每股剩下106美元,瀕臨百元保衛戰,且累積波段跌幅已經高達20%,由多頭直接墜入空頭熊市。至於市場關切的原油市場,紐約西德州原油期貨更一度跌破40美元,持續創下6年新低。 作為市場觀察投資人情緒的美股VIX(波動率)指數,週五單日指數狂飆達46.65%,來到28.2,創下2011年12月以來新高,且單週飆升達120%,更是有史以來單週最大升幅。 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便在臉書示警,認為經濟大浪已經席捲而來,他認為道瓊工業指數一...

中央銀行鬆綁沒用 房價恐「死在無量」!!!

八月十三日,央行宣布放寬房貸成數,及縮小信用管制區域,這是央行實施房市信用管制五年來首度鬆綁。專家認為,央行這次調整,只是「宣示效果」,「沒有任何效果」。中華民國不動產估價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名譽理事長卓輝華認為,央行此舉最大意義是趕在主計總處下修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至一.五六%前,放寬一點點房市管制,給市場一點信心。 「冬天裡偶見陽光,不要以為夏天到了,」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如此形容此次央行措施。因為,房市「冬天」已經形成,央行僅是「略施小惠」。央行「小惠」是指,讓自然人第三戶、豪宅、法人的房貸成數由五成提高為六成,及取消新北市、桃園市共六區的信用管制(指央行限制特定區域的房貸成數)。 然而,台北市全區、新北市十五區,均仍在信用管制範圍,「只能說短期信心穩住,」淡江大學產經系副教授莊孟翰認為,未來房市「價照跌!」 央行、財政部聯手打房,讓房市進入冰河期,整體成交量急凍,今年上半年全台移轉棟數降到十三萬五千棟,預估全年將不到三十萬棟,將創下二○○二年來新低量。 量縮了,但價格呢? 量縮價不跌,掐緊中實戶 「房價根本還沒開始跌,」卓輝華說,因為目前各種不動產指數均顯示,房市目前是量縮價穩,他說,「量縮」,代表賣方不肯降價,買方不肯出手,除零星個案跌價外,整體房價還沒開始跌。 「量縮價穩」,也是央行未能大幅放寬信用管制的最大原因。根據央行統計,以央行這次放寬房貸成數管制的六區(八里、鶯歌、桃園、中壢、蘆竹、龜山)為例,今年一至七月成交量,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幅度最多為八里,達到六成,中壢最少為八%。 但,價格幾乎沒跌。住商不動產統計,這六區,僅鶯歌、蘆竹價格下跌一%至二%,其餘地區卻上漲四%至五%。 卓輝華說,開價降會讓市場有「房價下跌」的感覺,但事實上成交價根本沒降。舉例說明,過去建商每坪開價九十萬,成交價是七十萬元,目前建商是開價降到七十萬元,成交價依然是七十萬元,表面上開價跌二十萬元,但看成交價就知道根本沒跌。 雖然價格波動幅度有限,但交易低迷已使投資客資金陷入泥淖。一位中實戶多年前在台中七期買下三、四間豪宅,每坪約二十多萬元,兩、三年前,他發現周圍的朋友,怎麼人人手上都有好幾間房子,開始擔心:「大家都有房子,那我的房子要賣給誰?」決定賣出。結果幾年來,連登門看房詢價的人都沒有,雖然目前市價每坪三十多萬...

新台幣兩週來重貶1.1元 續創近6年新低

2015-08-21  16:13 〔記者盧冠誠/台北報導〕新台幣匯率今天受到台股大跌、外資匯出衝擊,走勢非常疲弱,終場重貶1.98角,以32.876元兌1美元作收,續創近6年新低,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亦放大至11億美元。 新台幣本週持續呈現重挫格局,單週大貶5.08角或1.55%,而從上週中國加入亞洲貨幣戰爭以來,短短兩週,更是重貶1.106元,貶幅高達3.36%。 外匯交易員表示,若下週台股仍未止跌,搭配外資維持撤離步調,新台幣可望貶向33元大關。 新台幣今以32.710元開出,最高32.560元、最低32.876元,終場收32.876元 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breakingnews/1419744/print

台股下跌!「久未聞笑聲」政院壓力襲捲!!!

http://www.idn.com.tw/news/news_content.php? 記者 郭穗台北報導 行政院發言人孫立群21日表示,今天台股下跌是美股影響,因為台灣是開放經濟,不可能違背市場去逆勢操作,但政府會努力營造一個穩健的環境,不要受到太大影響。 孫立群21日陪同行政院長毛治國出席青創基地啟動茶會,他受訪說,台股今天下跌主要受到國際股市特別是美股影響,20日政府有公布短期及中短期措施,但台灣是開放經濟,不可能脫離國際趨勢走自己的路,或違背市場力量去逆勢操作。 孫立群進一步說,投資大眾也都了解市場趨勢,了解股市下跌沒人心情是愉快的,如何在基本面做好,營造一個穩健的環境不要受到太大影響,這是政府努力目標。2015/8/21 美股重挫 政院關注對台股影響 【記者郭穗台北報導】行政院官員21日表示,美股今天重挫,政院及相關部會密切關注對今天台股是否造成影響,並強調院會20日已宣布經濟強化措施,各部會會全力推動。 美國股市21日重挫,收盤時三大指數跌幅都達2%,道瓊工業指數暴跌超過350點。 行政院指出,美股今天重挫,相關財金部會密切關注對台股是否造成影響,但院會20日已完整說明經濟強化措施,沒有「留一手」,因此至目前為止,行政院院內並未召開因應會議。 行政院強調,行政院推出經濟強化措施,各界也非常關注,若有需要會請相關部會再對各界說明。2015/8/21 catid=1&catsid=2&catdid=0&artid=20150821abcd012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821/674752/ http://udn.com/news/story/5/1135413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50821004110-260410

台股今"暴跌"242點 跌破十年線7798

台股今"暴跌" 242 點   跌破十年線 7798 2015-08-21  13:42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國經濟走弱衝擊,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五,台股今天一開盤隨即大跌百點,盤中越跌越深,終場大跌 242.89 點或 3.02 %,收 7786.92 點,也跌破了 7798 點十年線關卡。   歐美股重挫,今天亞洲股市全倒,包含中、日、韓股今天皆大跌超過 2 %。台股也收在今天新低,指數也連失 8000 、 7900 、 7800 點關卡,也跌破了 7798 點十年線。   個股方面,台積電( 2330 )跌至 121 元,創下近期新低;大立光( 3008 )、漢微科( 3658 )大跌;富邦金( 2881 )、國泰金( 2882 )等金融股也重挫;宏達電( 2498 )今天收在 44.55 元跌停,再創歷史新低。 法人指出,國內外經濟展望可說是利空頻傳,台股因為電子、金融持續弱勢下持續破底,也跌破 10 年線 7798 點,雖然底部未形成,但目前指數已超跌,建議投資人不需恐慌殺低,但也不用搶短。 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breakingnews/1419549?google_editors_picks=true

下半年經濟難反彈 彭淮南歸納5大原 因 開出4大藥方

作者記者王莞甯 台北 |  2015年8月20日 下午7:26 記者王莞甯 台北 上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GDP)初估 2.14%低於預期,而下半年預測數更是僅 剩 1.01%,大幅低於 5 月預測 3.34%,台灣央行今(20)日指出,包括(1)國際景 氣走弱,全球電子產品需求成長減速、(2)中國大陸在地供應鏈益趨擴大、(3) 油價持續走低,均抑制出口成長、(4)全球景氣復甦步調走緩,影響投資意願, 和(5)營建投資保守,皆抑制了下半年的經濟表現。 央行指出,下半年經濟成長動能仍弱,其中,第 3 季預估僅成長 0.1%,主 要是倚賴民間消費的貢獻。 為因應經濟成長動能走緩,央行提出 4 大建議, (1)短期政策-寬鬆的貨幣政 策搭配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並加強拓展東南亞市場,以刺激需求。 央行說明,宜提前推動公共建設,及早發揮乘數效果,除了加速執行下半年 已簽約的公共建設,也應及早規畫明年的重要公共建設。彭淮南強調,景氣 低緩時,公共建設乘數效果甚大;另一方面,應擴展東南亞市場,促使出口 市場多元化,降低國內產業對大陸市場的倚賴。 (2)宜積極排除投資障礙,將超額儲蓄導入投資;對石化產業發展政策應明確, 以利投資。 彭 淮南指出,台灣已累積龐大超額儲蓄,國內投資不缺資金,宜積極排除投資障礙,塑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台商回台投資,外資來台成立研發中心。 此外,彭淮南建議,政府對石化產業發展政策應明確,除鼓勵高值化發展外, 宜仿效新加坡裕廊島設置石化專區的經驗,規畫並設立台灣石化產業專區。 (3)加強兩岸產業合作,分享中國經濟轉型的政策紅利; (4)台灣經濟規模小, 須以世界為市場,積極加入全球經濟整合。 

國泰金:通膨、證所稅夾擊 台灣金融情勢趨向緊縮

國泰金:通膨、證所稅夾擊 台灣金融情勢趨向緊縮 2012/04/30 17:06 記者陳慧琳 台北       國泰金今(30)日表示,近期股市價跌量縮及隔拆利率明顯走揚,使得近期金融情勢轉為「趨向緊縮」。初步研判壓抑通膨預期與力推微調後的證所稅,仍是短期內影響金融情勢的兩大因素,故「趨向緊縮」的壓力仍大且機率仍高。 國泰金表示,景氣燈號連續5個月出現藍燈,雖然領先指標仍維持向上趨勢,且同時指標也出現止跌跡象,但不可過度樂觀。4月份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未來經濟景氣急轉直下,消費意願亦明顯下滑,顯示未來半年,內需的下行風險仍大。 國泰金表示,因內需消費恐受壓抑,且外需復甦又不夠強勁,3~5月的經濟氣候可能仍「陰」,且6-8月仍未見經濟加溫,經濟氣候為「朗」,顯示短期內經濟復甦力道依舊不足。研判主計處在5月底前會下修2012年經濟成長率的預估值,往3.5%的方向滑落。 國泰金表示,雖面對通膨壓力,然目前金融情勢已趨緊縮,且成長動能延宕及復甦力道不足,此刻貿然升息恐非明智之舉。 國泰金指出,相較於3月整體的金融情勢處於「穩定」狀態 (日平均FCI值為97.5),4月金融情勢應已「趨向緊縮」 (日平均FCI值約106)。進一步觀察股票、匯率及利率三個市場的變化,發現在一些預期之外的政策衝擊下,4月的股票市場及利率市場均有較明顯的變化。 首先,證所稅的衝擊力道出乎意料,台股在4月呈現價跌量縮的局面,指數從3月底的7933點下跌至近期的7600點左右,且日均量也從3月的1015億元降至760億元左右,造成金融情勢指數明顯攀升。 其次,自年初以來均維持相對穩定的金融業隔夜拆款利率,在央行頻頻對通膨表示關切,並積極壓低通膨預期的政策目的下,隔拆利率已於4月24日正式突破0.5%,創下2009年以來的新高,此亦為造成金融情勢緊縮之另一因素。 相對地,美元兌新台幣匯率大致仍維持在29.5左右小幅震盪,並無明顯變化,但在4月26日後的數個交易日都曾有超過1角的升值,須持續留意是否造成金融情勢進一步緊縮。 國泰金表示,綜而言之,股市價跌量縮及隔拆利率明顯走揚,是造成4月金融情勢為「趨向緊縮」的主因。展望未來,預料央行壓抑通膨預期與行政院力推微調後的證所稅,仍是近期影響金融情勢的兩大因素,初步研...

財政健全小組下一步 減債

中央社記者馮昭台北15日電)國債人均負擔連續5個月上升,在端出復徵證券交易所得稅方案後,財政部財政健全小組下一步將轉為討論財政改革議題,希望對管理國家債務及如何減債提出方案。 財政部財政健全小組於3月28日敲定財政和稅制兩大改革的6項議題,名列稅改榜首的資本利得稅,財政部火速在半個月內繳出第1份作業─復徵證所稅方案。 為避免對社會衝擊太大,財政部長劉憶如宣示,在立法院完成證所稅相關法案初審前,不會同時談兩項稅改,包括另一項熱門議題─不動產資本利得稅。財政健全小組下一階段將討論財改。 根據國債鐘最新訊息顯示,截至101年3月底止,中央政府1年以上債務未償餘額新台幣4兆8735億元,短期債務未償餘額2841億元。 與前一個月比較,長短期債務都增加。2月底中央政府1年以上債務未償餘額4兆8335億元,短期債務未償餘額2691億元。 換算成每人平均負擔,100年10月底,國債人均負擔債務為20.4萬元;101年3月底增至22.2萬元。短短5個月,人均債務增加1.8萬元。 財政赤字已是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關切議題。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吳秉叡批評,政府自我感覺良好。中國國民黨籍立委賴士葆認為,財政部要上緊發條。 國民黨籍立委盧秀燕在3月初要求財政部提出具體減債計畫。盧秀燕直言,不減債不符合社會期待。劉憶如當時希望財委會給財政部至少兩個月時間,提出減債計畫。 接著財政健全小組委員在3月底票選財改3議題,管理國債又被選為財改第1名議題,可看出國家財政赤字擴大,已是民眾關心的問題。1010415